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监管的意见
2025-07-07
️ 一监管责任体系
1. 分级分类监管
各级政府体育部门承担属地监管责任,相关部门(公安卫健应急气象等)按职责协同监管。赛事组织者(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)负直接责任,需签订协议明确分工;场地提供方(公园山地场馆等)负有救援协助义务。2. “三谁原则”
执行“谁审批(备案)、谁负责”“谁主办谁负责”“谁主管谁负责”,压实全链条责任。 二监管原则
1. 全程动态监管: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覆盖赛事组织保障参赛全流程。
2. 风险防控结合:要求组织者排查隐患制定应急预案(如熔断机制),遇险情及时终止赛事。
⚖️ 三标准化建设
1. 完善标准体系
各运动项目协会需制定办赛指南参赛指引,明确医疗救援气象等保障标准。高风险项目(如越野跑登山)须制定强制性安全标准。2. 参与者资格规范
明确参赛者年龄健康技能等要求,强化风险告知和承诺机制。 四强化监管措施
1. 重点赛事监管
对参与人数多危险性高专业性强的赛事(如马拉松山地越野)实施重点监控,引入协会专业评估。2025年持续巩固马拉松等赛事整顿成果,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分级管控体系。2. 应急处置强制要求
所有赛事必须制定灾害天气等应急预案,包括风险评估预警中止机制。 五安全保障机制
1. 联防联控机制
体育部门联合公安卫健气象等部门建立应急联动体系,开展综合演练。2. 强制安全措施
组织者需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合格场地器材,强制购买保险装备检查。落实“一赛事一方案”疫情防控要求。⚠️ 六追责问责机制
1. 组织者责任:对违规造成事故的,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行业处分或刑事追究。
2. 监管者责任:对监管失职的单位和个人,按权限追责;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。
优德88 政策演进与最新动态
2024年规范赛事等级认证:严格运动员等级赛事名录管理,未列入名录的赛事不得授予等级称号。2025年重点任务:深化户外赛事安全治理,推动建立“百姓健身房”“科学健身指导中心”等基层载体,强化体教融合安全培训。> 该意见是我国体育赛事安全监管的纲领性文件,通过责任细分标准强制执法联动等措施,系统性提升赛事安全水平,尤其为高危群众性赛事(如越野跑)提供了明确监管框架。